翻检旧笺时,总想留下一处书斋,用来收藏那些反复吟诵仍觉新鲜的诗句。下面挑出几类常念的古诗,一边录入原句,一边写些即时的感想。当心情需要不同色调时,也能迅速找到那句贴切的诗行。

家国情怀

动荡与牵挂在唐诗里并不罕见,几句写尽乱世中的坚韧与期盼。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战火后的春色既美且冷,与其说是描风景,不如说是记录心境。草木的疯长反衬出人间的破碎,提醒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安稳。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一句“未还”道尽征人的漂泊,也道出家国之间的重量。想起当下忙碌奔波,虽无戎衣在身,却也应守住内心的责任感。

豪情壮志

少年心气与人生抱负,总能在李白等人的诗里找到回声。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倘若偶尔泄气,就读这一句。那股破空之势会提醒自己,把视线从泥泞里抬起,继续尝试。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豪放从不是盲目乐观,而是明知艰难仍选择启航。把这句贴在书桌前,不断确认内心的方向。

乡愁与亲情

离乡与归乡之间,总夹着惆怅与温柔。那些熟悉的句子就像随身携带的一封家书。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词句质朴,却最容易触发记忆。隔着时空读来,永远能唤起那种“我还是我”的安心。

游子吟
孟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的形象在诗里跃然而出。即便走得再远,也别忘了回望那束恒久的光。

浪漫与温柔

古诗里的浪漫往往刚柔并济。既有奔腾的情愫,也有静夜里的呢喃。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的象征早已深入骨髓,只要读出声,就能感到细水长流般的惦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月亮穿越千年依旧明亮,提醒我们:即使在远方,也可以共享同一片光。

更多摘录

为了方便查找,其余喜欢的诗句按照场景收纳在折叠里,需要时展开即可浏览。

边塞风骨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凉州词
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仕途与抱负
宁为百夫长
杨炯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别董大
高适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登科后
孟郊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马说
韩愈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清景与静思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枫桥夜泊
张继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人生百感
长恨歌
白居易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离思·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友情与送别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送友人
李白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自然与哲思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登高
杜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楼赋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这些诗句就像情绪的抽屉。无论是需要豪迈、安静还是柔软的力量,都能在翻阅时得到回应,也愿它们陪你走过更多日常。